日歷

2024 - 10
  12345
6789101112
13141516171819
20212223242526
2728293031  
«» 2024 - 10 «»

存 檔

文章搜索

日志文章


2008-09-21

世間漸無編輯家

轉(zhuǎn)自2008-09-19《工人日報》, 作者:王國華
       
      不是忽然想到編輯家這個詞的。我最近讀了一些書,注意到上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,很多作家、學者都曾兼職做過編輯,而且頗鬧出些名堂。魯迅、茅盾、巴金、林語堂、葉圣陶、顧頡剛、吳宓等等,本身懷有長技,同時又*作報刊,呼風喚雨。另有夏丏尊、鄒韜奮、孫伏園、靳以、儲安平、李小峰等人,其作為編輯的身份都十分響亮,稱之為“家”,咸所認同!熬庉嫾摇边@個詞,很難給出完整的定義,但起碼應(yīng)具備一些要素,比如,專業(yè)知識精深,視野寬泛博大;是一個出版社、一份報刊或者一個欄目的主持者(精神核心),且該出版社、該報刊或者該欄目在讀者中有一定影響;周圍團結(jié)了一批可以形成影響的作者,且與作者有著良好的互動;具有相當?shù)娜烁聍攘,即使離開一個地方,換到另外一個地方,作者和讀者也都會跟著走,風格能夠延續(xù)不變。 9 f1ns(8Y  
     
      整理古籍、珍本,歸納當今文化重點,誠是編輯家的任務(wù)之一,如孔子之于《春秋》、《尚書》,如魯迅參與編選《中國新文學大系》,但“編輯家”之存廢,最明顯的表現(xiàn)還是在和作者的關(guān)系上。茅盾編輯《小說月報》時,每遇新人的佳作,必親加按語給予肯定;巴金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了14年,寫稿、看稿、編輯外,親自校對,跑印刷廠。胡風編輯《七月》和《希望》雜志,培養(yǎng)了路翎、彭柏山、阿垅、鄒荻帆、彭燕郊、綠原等大批年輕人,結(jié)成終生友誼,這些朋友即使在他最困苦的時候,也不曾落井下石。 ]th8_Moj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這樣的編輯作者關(guān)系中,編輯成就了作者,作者也成就了編輯,雙方都不愧對“家”字。而前些日子在一個撰稿人集中的網(wǎng)站上,恰好看到有作者發(fā)帖子憤怒聲討編輯。他說通過技術(shù)手段查到,自己用電子信箱發(fā)過去的稿子,編輯并沒有看,直接刪掉了———這樣的編輯太不負責。我覺得很好笑。怎么叫不負責呢,如果這個編輯主持的版面很糟糕,他的領(lǐng)導會說他不負責,可以扣他的工資;讀者說他不負責,可以拒訂該刊。作者卻無權(quán)因為自己的稿子沒被看而說他不負責。舉一個例子,你到商場買東西,必須挨個兒看一遍,問一遍價格嗎?顧客可不可以不問價,目不斜視地走過去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編輯的做法就沒有問題。這是因為,現(xiàn)在絕大多數(shù)的作者和編輯,幾乎就是純粹買賣關(guān)系,你的稿子給我,我用了以后給你稿費,如此而已,再無其它。發(fā)到編輯信箱里的稿子,是作者主動上門推銷的商品,不是人家訂的貨物?床豢簇洠I不買貨,全是買主說了算。再者,你自認為是茅臺,可有人偏偏喜歡小燒,不喜歡茅臺,這有錯嗎?茅臺酒雖然好喝,有時候也要在柜臺上一擺幾個月,無人問津,如不積極推銷,極有可能砸在自己手里。這就是買方市場的殘酷。雙方都按市場規(guī)律說話。當然,并非說編輯不需要作者,但作者隊伍夠用就行了,不可能無限擴大,選誰不選誰,權(quán)利在編輯手中。 n9x;6=@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編輯給作者修改稿件,提出意見,扶掖后進,在以前似乎天經(jīng)地義,今天的編輯卻沒有這樣的責任。為什么編輯們的耐心一代更比一代低?再進一步問,當年的編輯家為人作嫁,僅僅靠奉獻精神支撐嗎?非也,這不是發(fā)揚風格的事。追究起來,當年編輯家都有理想主義的一面,為了某種理想,某個目標,他們寧可忍饑挨餓,生活上受點苦更無所謂了。像胡風主編《七月》、《希望》等雜志,都是自籌資金給作者發(fā)稿費。做編輯工作時,他們沙里淘金,或是基于一種責任感,要為新人新作開綠燈,或者干脆就是為了在自然來稿中發(fā)現(xiàn)同道,以便結(jié)成同盟。而投稿者除了稿費外,也真是有話要說,要表達出點什么來,對社會造成點什么影響。在這里,文字起碼是一種高尚的東西,不僅僅換錢,還能承載微言大義。今天我們接觸到的編輯、作者,大多只為稻粱謀而已。為稻粱謀沒有罪,起碼比偷盜搶劫好,但只為稻粱謀者,就要遵循為稻粱謀的規(guī)則。轉(zhuǎn)換觀念,接受現(xiàn)實。我們身邊肯定有懷揣夢想的編輯,也一定有懷揣夢想的作者,但就怕剃頭挑子一頭熱,理想主義者碰到文字商人,道不同不與之謀,你就是個賣稿的或者買稿的,他跟你有什么話講?只有雙方都是理想主義者時,才能碰撞出火花,編輯如獲至寶,手把手地傳授;作者虛心請教,對編輯的指導感恩在心,也只有如此,才能產(chǎn)生編輯家和編輯家引領(lǐng)下的學者、作家。 Pua|muo,_  
     
        所以,編輯家的日漸缺失,首先是理想主義的缺失。 };Mc49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傳播技術(shù)上的改變,也正在為編輯家們挖掘墳?zāi)。以前的出版社啦、報刊啦,都掌握在少?shù)人手中。資源稀缺,渠道有限,作者們要想有所為,首先需跳過編輯這道門檻。對于編輯來說,*縱了信息發(fā)布權(quán),就有了指點江山的資本。編輯家們?yōu)榱俗屪约旱膱罂谀扛每,常常對來稿進行修改潤色。而在網(wǎng)絡(luò)越來越便捷的今天,信息發(fā)布者可以迅速地直達受眾終端,到論壇上貼一個帖子,全天下的人都能看到,溝通無極限。設(shè)想,當年明月若是把《明朝那些事兒》送到出版社投稿,再碰到個“不負責”的編輯,后果會怎樣?比起來,直接拿到網(wǎng)上去接受讀者的驗證,就方便多了。這樣一看,編輯的收集、整理、加工、扶持功能的確在日漸消失。不久前和編輯家張昌華通了兩個電話,他說自己不會發(fā)Email,沒有手機。昌華先生生于1944年,是資深文學編輯,曾任江蘇文藝出版社副總編,和很多文壇老人有所往來。我把他的堅持看做是老編輯家們對漸漸興起的信息渠道的抗爭。問題是,多年以后,書籍、報刊還能不能存在下去,存在多長時間,真不好說。如果這樣的載體沒有了,作為信息中轉(zhuǎn)者,原先的編輯或許會轉(zhuǎn)化為一個稱職的“斑竹”,一個認真的網(wǎng)站管理員,但就不要提“編輯家”這個詞了。 vH-Zn$